新闻与媒体

香港《亚洲周刊》:潘石屹美德教育支援基金

2009-09-08



        中国商业的符号人物潘石屹和他的妻子张欣,依靠公司员工用业余时间推动“儿童美德发展工程”的慈善行动,推动美德教材的编写与使用、学校厕所的建设,改变学生精神面貌。

        甘肃省天水市地处贫困山区,天水秦州区却有“义皇故地”之称。一项名为“儿童美德发展工程”的慈善行动,在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起步。两年来已初现成果的这一项目,是总部在北京的SOHO中国基金会的慈善事业的一部分。当下,这一基金会正将这一慈善项目向陕西、宁夏推进,更在香港寻找合作伙伴,牵手其他基金会和公司共同参与,让这一慈善项目趋向社会化。

        刚刚发布的《企业公民蓝皮书:中国企业公民报告(二零零九)》披露:慈善在中国发展依然滞后。蓝皮书指出,中国每年募集到的慈善款物总值约五十亿元人民币(约合七点三亿美元),仅相当于GDP的百分之零点五。虽然社会责任已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,但目前中国企业逾一千万家,有捐赠记录的尚未达十万家,即九成九的企业没有履行慈善义务。此外,慈善事业公众志愿服务参与率较低,仅为大陆人口的百分之三。

        如何开展慈善,资金投向哪里,员工是否人人参与,是SOHO中国基金会近年探索的课题。北京“SOHO中国城市文化基金会”(下称SOHO中国基金会)成立于零五年,是由SOHO中国有限公司出资并全权管理运营的公益慈善机构。最初只是直接捐款给社会各机构,自零七年起,基金会聚焦教育领域,注重孩子的精神成长。零四年至零六年,基金会共捐赠善款九百六十万元人民币,而零七年捐款总额则超过二千万元,其中与教育相关的捐赠金占总额七成以上。至今基金会总共资助公益慈善项目近五十个,金额超过四千万元人民币。

        “儿童美德发展工程”是SOHO中国基金会提出并实施的美德教育项目,包括美德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和学校厕所的建设。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欣刚被美国《福布斯》评为“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富豪”之一,她有个从事儿童教育研究的女友,是在北京的加拿大人,这位女友花了十多年研究儿童美德教育,总结出整洁、诚实、温柔、礼貌、团结、快乐、责任感等十九个最基本的儿童美德,并编成一套教材《美德在行动》丛书。张欣看到这套读物,颇感惊喜,于是有段日子周一下午给这位女友做义工,由此萌生要把这套教材推向中国小学生的想法

        曾被评为“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”的潘石屹,与夫人的想法不谋而合。潘石屹的家乡在天水,他说:“家乡的变化,主要是家乡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,目前亟待提升少年儿童美德教育。”SOHO中国基金会于零七年起选择甘肃天水地区几十所小学作试点。每所学校派出多位教师去北京接受儿童美德教育培训,每次为期十九天,目前已经培训了近二百位教师,每个老师的培训成本超过一万元人民币。这些接受了培训的教师返回学校,在校方安排下给学生上美德课,已有二万名学生在学习课程。十九个基本美德,每一美德有十节课的教学内容,学校的美德课被设定为每周一节。

        成为干净的人

        天水市清水县原泉小学一个班级正在上“整洁”的美德课。课堂以一首“我们要爱整洁,讲卫生,成为干净的人”三句歌词的歌,为整洁课的主要内容,其间使用了电脑演示投影片和印刷着精美图片的画册。年轻女教师问学生,怎么做才能算整洁?学生们争着举手,一个接一个回答:“早上起床要刷牙、洗脸”,“晚上睡觉前要洗脚、洗脸、刷牙”,“饭前便后要洗手”……教师最后说,整洁是干净的身体、干净的衣服和清洁的环境,但仅仅这些还不够,要拥有纯洁而净化的心灵,这才是真正的整洁。

        张欣说:“教材中讲到诚实,诚实是一切美德的基础,孩子们会背,会唱,我们深信对这些孩子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。比如‘帮助’,你活着是为了做好事和给别人带来快乐。孩子们在学校,在家里做好事,尽管孩子们做的都是小事,帮妈妈洗菜,给同学带一本书,但让他们知道人活着是给别人带来快乐,知道做这些小事的目的是什么。孩子们是从这些实实在在的小事开始理解什么是美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 一年过去了,潘石屹和张欣发现,这些偏远山区的学校厕所都是旱厕,既简陋又肮脏,学生如厕后没水洗手,无法保证基本的整洁。要让学生学会洗手,学会便后冲厕,否则难以展开美德教育。于是,基金会又制订“美德工程——天水学校卫生间建设”项目。基金会除负责投入全部资金,先选择十所学校,给每所学校十八万元人民币建厕所。基金会成立项目小组,负责卫生间方案设计、制订施工标准、选购材料,以及委托当地建筑单位施工。

        零九年六月,天水郡小学的颇具现代化的新厕所落成了。这所小学有学生一千四百人,一半是进城务工父母的孩子。从未走出过贫困小县的小学生们对厕所的新设备相当好奇,每天都会多次进厕所看看,即使不解手也会走进去,小心翼翼摸摸那些设施,拘谨、好奇、兴奋。校长鱼天来目睹这一切,心情很沉重,两次掉下眼泪。六一儿童节上午,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在新落成的厕所,因洗手时使用不当,令水龙头喷了水。鱼校长在旁看见了,严厉批评他不爱惜,学生紧张得哭了。当天,鱼校长心里感慨而内疚,事后写下“校长心语”:不能让孩子们对文明生活方式产生恐惧,不是孩子们不听话,而是大人们把孩子们想歪了。其实,孩子们对卫生间的爱惜程度远远超过了大人。

        张欣接受采访时说:“十多年前,公司开始的慈善工作,确实也走过弯路,往往是去找一些慈善总汇、慈善机构捐一笔钱。我们不清楚这些钱究竟是不是真正到了需要帮助的人手里,是给这个社会带来好处呢,还是多了一个贪腐的机会。”她说,中国需要钱的地方很多,但真正的慈善项目特别少,想捐钱都不知道投往何处。SOHO中国也有针对具体项目的捐款,但最后发现,钱没有专款专用,最后没有耗在设定的项目上。

        张欣说:“我们也曾捐建学校。但近年政府在教育的硬件方面的投入已经很不错了,我们再捐钱必定重复,容易被挪作他用。中国教育迫切需要改变的主要还是软件,改变学生精神面貌,特别是美德教育。”她认为,教育改革的最终着眼点不能仅仅是语文、数学考一百分,而是要多培养一些能改善社会、解决社会问题的人。目前品德教育、美德教育的慈善项目几乎没有。教育是改变中国贫困家庭命运的根本途径,而国民美德修养的提高,是解决中国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良药。正如天水一位教育官员说,政府教育部门虽然也在开展品德教育,但这种教育往往显得抽象。要学生热爱社会主义,社会主义是什么,连邓小平都没有搞清楚,让小学生怎么理解接受呢?

        当下,西方正悄然流行“直接慈善”。金融危机中,主流慈善机构陷入经营困境,热心慈善的人们纷纷提供面对面帮助,以各种直接的方式奉献爱心。SOHO中国基金会原先还想专门招聘几个人来做基金会的工作,也面试了一些人。后来基金会决定,应该依靠公司员工用业余时间提供服务,目前几乎所有员工都参与了,付出时间、感情、智慧,在回馈社会的服务项目中,自己精神也不断净化。

        潘石屹认为,鸟需要两个翅膀才能飞,精神的,物质的,仅用一个翅膀飞,蹦达两下就掉下来了。一个公司只图赚钱,缺乏美德,必定昙花一现。作为一个有思考而对社会关注的企业,理应探索一条除了盈利之外推动社会进步的道路。他说,美德教育课程两年来如果是小树的话,现在它扎根了,存活了,长叶了。

        尽管今天他已是中国商业的符号人物之一,但他也承认,自己的慈善事业还处于探索阶段,还只是“婴儿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