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与媒体

张欣独家披露 从公社到酒店的故事

2009-06-25


 

10月12日,一个普通的开业仪式将吸引京城旅游业、房地产界和时尚圈内人士的视线,在京北水关长城的脚下,一个特色酒店将正式诞生,这就是早已声名大震的“长城脚下公社”。因为此前,该项目还叫建筑师走廊的时候,这里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,尤其是上个月,这里更是为世界所瞩目。整整一个月以前的9月8日,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,来自中国的张欣获得了“建筑艺术推动大奖”,这是双年展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奖项颁发给一位非建筑师。在颁奖仪式上,评委主席宣布:“通过张欣大胆的个人努力,强调了亚洲十二名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中鲜明的现代精神。”

结缘威尼斯

中国项目第一次被邀请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,就获得了大奖,这出乎包括主办者在内的所有人的意料,那么中国项目首次参展就获奖背后有哪些内幕呢?据张欣介绍,他们和双年展发生关系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。瑞士原驻华大使西克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现代艺术收藏家,他搞了一个艺术奖,希望通过这个奖项发现新的人才,每年他都请一些很有分量的人来中国做评委选这个奖,今年他找了两个人,一个是MOMA美术馆的馆长阿伦那·汉斯;另一个是汉伦·塞曼,塞曼做过两届威尼斯艺术展的策展人,是艺术界很有分量的人。张欣听到这个消息就想请他们到公社来坐一坐,让他们看看在中国除了画室之外还有别的艺术存在。

他们来到公社以后非常兴奋,塞曼对张欣说:“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,那就要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,今年的策展人是苏迪克,我给他发个Email,让他和你联系。”过了一段时间双年展策展人苏迪克就跟我联系,并提到有两位艺术家向他推荐这个项目。后来在红石公司给他提供了资料,解释长城脚下公社观念后,就接到了去威尼斯参加双年展的邀请,其实过程就这么简单。

大运河上的眼泪

到了威尼斯之后,张欣他们就开始了忙碌的布展,策展人苏迪克是一个大明星,忙着应付全世界各种媒体。中国展团几次在展厅和他擦肩而过,根本就没机会和他谈上话。颁奖当天早晨,中国展团正在大运河上乘船前往展场,突然接到策展人苏迪克的电话,据张欣介绍,当时就非常紧张,觉得肯定是和奖项有关。果然,苏迪克在电话里对她说,恭喜你,大会评委选出了几个大奖,其中一个奖他们决定颁给你个人,作为建筑艺术的推动者,这也是威尼斯双年展有史以来第一次颁奖给一个非建筑师。得到这个消息,这时在船上的中国展团的所有成员都抱在一起,激动地哭了。红石公司的老总潘石屹用他的手机一口气发了几千条短信息,很快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祝贺。

为何要用亚洲建筑

对于“长城脚下公社”的获奖,许多国外同行都表示非常钦佩,但是有一个问题他们觉得不理解,为什么要请亚洲的建筑师?

张欣介绍,他们当时考虑的是一种亚洲精神。当这么大量的建筑发生在亚洲,就应该相信亚洲建筑师当中肯定有天才,如果找大师来做也许就埋没了新兴的人才。

年轻建筑师的实验性

张欣认为“长城脚下公社”的推动作用还有它的实验性。一般人们对一个房子的印象,所谓优雅也好,豪华也好,所谓风格也好,都是有一定标准的,在这个标准之下你再做一个东西是没有意义的,只是在重复这个标准而已。她认为创造就是给建筑师一个新标准的空间。怎么建立新的标准呢?张欣认为,新的标准就是鼓励、推动创造性的一个出发点。

比如像建筑师张永和做的土房子,在设计时就产生一个矛盾,是直接照搬国外的玻璃幕墙啊、钢筋水泥啊什么的,还是有自己的当代精神?

最终他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选了一堵土墙,而且是土墙的观念,现代的做法,他是按水泥的混合配方做出来的,这个东西产生了一个新的视觉效果。当然人们也不能想像北京、上海满城都盖这种土房子,但还是要鼓励他的这种创造精神、实验精神。当张永和提出这个方案时,就有人怀疑这堵土墙会不会裂,下雨啊、冲刷啊什么的会不会有影响?后来有人说延庆那边有一段秦长城,干打垒墙垒起来的,几千年了,风化得差不多了,但还存在,所以促使他们下定了决心。也许实验性指的就是这个。

长城脚下公社”将来做什么

长城脚下公社”将来要做什么,这是一个人们非常关心的话题,张欣告诉记者,最开始的时候,红石公司是打算把这些房子都卖掉的,但后来他们决定不卖掉,而是建一个小酒店。其实当时他们有几个选择,一个是把它建成一个博物馆,让人们买票进来参观,但张欣觉得参观不是体会建筑最有效的方式,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。比如说设计一个杯子,光看不用你体会不到所有设计的微妙之处。他们最后决定把它变成一个小酒店,这样可以保持它的公众性,同时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体会到这些建筑的美妙。

同时,张欣潘石屹都认为,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参观计划,有些人花不起钱来住,但还是要让他们来参观,尤其是学生、建筑师,到时他们可能一个月开放一天两天,让大家去参观。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,现在“长城脚下公社”的酒店经理非常生气,天天打电话抱怨,不要再让那么多人来参观了,这么多参观的人群,扰乱了他们的经营工作。张欣告诉他,没有别的办法,你就得让他们参观。也许可以组织得更有秩序一些,但是参观是前提,参观是我们要做这个东西的前提,有时候,使用比拥有更重要。

张欣简历

1965年生于北京
1980年移居香港
1985年赴英伦留学
1990年毕业于苏塞克斯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
199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
1992年就职于美国华尔街高盛银行,后加入旅行家集团
1995年回北京与丈夫潘石屹共同创建红石实业有限责任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