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与媒体

百年老街 百年老店 历史悠久的前门大街

2009-06-17

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商业街区,有许多百年以上的老店,如六必居酱园、同仁堂药店、瑞蚨祥绸布店、内联升鞋店、张一元茶庄,还有月盛斋的酱肉店、正明斋的京味糕点、都一处的烧卖,都享有很高的声誉。除此之外,还有许多解放后新建的许多著名商场,如北京最大的服装店—新新服装店、大栅栏第一、第二百货商店、妇女用品商店、儿童用品商店。

  近几年来,这个古老的商业街区更加繁荣,在前门大街东侧新建起了前门商业大厦、人人大酒楼,在西侧建起了正阳广场、老舍茶馆和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快餐厅。

前门大街历史悠久,这是北京古老的商业街道。远在元朝时候,当时丽正门(即今前门)外通往郊外的大道就是它的前身。

  元大都建立后,每逢春秋佳节,官员、诗人们还是出城到法源寺、天宁寺、白云观一带游玩,这就造成了前门外的繁荣。明初改建北京城,建设了正阳门等9个城门,前门大街就逐渐成为热闹的街道。

  明朝中叶,由于商业的发达,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、猪(珠)市口、煤市口、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,前门大街才成为一条商业街。

  明嘉靖以后,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解决进京应试举子的住宿问题,在前门大街两厢建立了各地会馆。举人们常到前门大街来购买生活用品或饮酒作乐,这样也促使前门大街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。

  清初把东城的灯市挪到前门一带,而且为了维护皇权的尊严,戏院、茶园、妓院只准许开设在城外,于是前门大街较前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荣。

  例如北京古老的戏院广和戏院就开设在前门外肉市。这里原来是明代富室查氏所建的戏楼,叫“查楼”,到清代就成了北京最早的戏园之一。

  乾嘉时俞清源在《春明丛谈》中描绘前门大街的热闹:“珠市当正阳门之冲,前后左右计二三里,皆殷商巨贾,设市开廛。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,酒榭歌楼,欢呼酣饮,恒日暮不休。”这就说明了前门大街纸醉金迷、声色犬马的情况,而且说明前门大街那时已经有了好几家大饭馆。

  咸丰五年(1855年)这里开设了“便宜坊烤鸭店”;同治三年(1864年)肉市开设了“全聚德挂炉烤鸭店”;“都一处”饭馆传说就是乾隆皇帝来这里吃了烧麦说了句夸奖的话而命名的。

  光绪年间这里还有“致美斋”的馄饨、“九龙斋”的酸梅汤(在大栅栏东口)、“六必居”的酱菜、“正明斋”的满汉糕点等著名食品商店。

  民国以后,以卖酱羊肉著名的“月盛斋”也迁到前门大街。这时由于建立了前门火车站,每天吞吐着大量旅客,前门大街更形拥挤。

  前门大街还是条美丽的街道。《桃花扇》作者孔尚任就曾歌咏过:“前门辇路黄沙软”;宣统时有人描绘前门大街“绿杨垂柳马樱花”,马路两侧,红绿相映,往来行人,乐而忘倦。

  后来,前门大街这些特点大部分都保留下来,还开设了好几家大服装店、百货商店。北京最老的照相馆——大北照相馆,上海迁京的“老正兴”饭馆等也都开设在这里。

  古老的商业街—前门大街,正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