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与媒体

《北京日报》- 空置率高是因为持有成本太低

2010-04-26

  本报讯 (记者刘扬)北京房地产的空置率已经达到20%左右,对于如此之高的空置率,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昨天在三里屯SOHO首批租房入驻欢迎仪式上表示,近年来房地产项目空置率高是因为持有成本太低,一些投资房主不屑将房产出租,坐等升值。

  来自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,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全市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是18.1%,特别是繁华的CBD,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2.67%。全市商铺的空置率是20%,公寓的空置率是26.9%,酒店式公寓的空置率是30.2%,别墅的空置率是17.6%。

  空置率高,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经济不景气的标志之一,不过,老潘有不同的看法:“在房价快速上涨的时候,房子租出去没有意义,很多房子一两年没有入住,是因为投资客持有成本低,赚出租利润低,只待房产升值后出手。”

  王先生住在东四环,一年前又在崇文门买了一套精装带家具的公寓,一年的时间里,这套精装公寓既没有出售也没出租,只是放着。“租金每月也就四千元,租客把房子住脏了,我卖的时候还得再装修,更费钱。”王先生算了一笔账,租金一月四千元,1年5万元,10年50万元,可是只1年的时间,这套房子的价格差不多翻了一番,溢价150万元,所以王先生“懒得”将房子出租。

  像王先生这样处置房产的投资客不在少数,有些房产在购置数年后都没有装修,二次交易时还是毛坯新房。“房产空置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。”老潘说,“为了让这些房屋尽快投放到市场上来,就应该加大房屋的持有成本。”RJ047

  业绩不佳房企将成降价排头兵

  本报讯 (记者刘扬)房地产宏观调控一系列组合拳能不能把高涨的房价降下来?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昨天在三里屯SOHO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二手房市场首先将作出反应,而新房项目的降价将从去年销售业绩不好的中小企业开始。

  老潘的表达是从一个公式开始的。衡量房地产泡沫的依据主要有三个分析指标:一是资金成本;二是租金回报率;三是物业税(或资产税)成本。不同区域的不同物业品种,包括住宅、商业、办公楼等,是否值得投资,是否存在泡沫,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衡量。目前中国还没有物业税,只有通过前两个因素,也就是租金回报率与银行按揭贷款利息的差距来估算。根据香港房地产市场的经验,这两者之差超过-3%,房价一定会出现大跌。而今年第一季度上海住宅的回报率为2.3%,北京为2.9%(这一数字来自中原地产),而银行按揭贷款利率为6.5%(二套房利率),相差约-4%。

  这是不是意味着很快就会迎来房价的大跌呢?老潘的第二个表述来自对上市公司的调查。“我们对100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做了调查,其中超过70%的企业现金超过100亿元。这些公司去年销售业绩很好,由于去年下半年的销售业绩计入今年的销售收入,因此这些企业今年的业绩也会很好。”老潘说,“这些房地产企业资金充裕,撑得住,因此在短期内不会降价。”

  对于此次调控,老潘认为是“精确地打击了北京、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投资性购房”。“房地产过多地吸纳了化工、纺织等多个行业的资金。”老潘认为,“房地产的长期过热发展会导致经济整体发展不健康,适当让房地产降降温,让更多资金发展实业,才能引导经济更健康地发展。”

  对于准备“抄底”的市民,老潘建议首选二手房。“相对于新房,二手房市场的状况更加真实,对调控政策会立竿见影地有所反应,而新房降价,会从那些去年销售业绩不太好的中小企业开始,资金雄厚的大企业短期内不会降价。”